- 徐文2004年08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丛敏2004年08期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 王涛,余文力,王少龙
针对近年来美军钻地武器的发展状况 ,介绍了其现有武器装备的型号、技术参数、装备情况及发展趋势 ,以期对开展反深层坚固目标弹药的研制和重要军事目标防护措施的改进提供参考
2004年08期 4-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宫朝霞
,徐文2004年08期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侯帅
美军在未来作战系统方面主要有实时、全天候的综合超强作战集成网络 ;防御圈外进攻性作战系统 ;隐身首先使用、全程使用作战系统 ;高超声速进攻性作战系统 ;智能无人化机器作战系统等。
2004年08期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陈万创,张绍伟
通过对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介绍了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可靠性指标论证的程序和方法以及可靠性指标分配的工程方法 ,并介绍了在论证和分配中对于指标转换和等效任务时间等问题的处理办法
2004年08期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张纯学
20世纪 80年代初 ,伴随着美国的战略防御倡议 (SDI)计划(又称星球大战计划 ) ,美国开始研制动能武器 (KEW )。它与定向能武器(DEW )一起 ,成为美国实施星球大战计划而极力追求的两类新概念武器。经过近 2 0年的研究与试验 ,动能武器技术已经取得了迅速的发展 ,特别是称为“动能拦截弹”的动能武器 ,已在试验中演示了其反卫星和反弹道导弹的技术可行性 ,有的甚至已进入工程研制发展阶段 ,在 2 1世纪的最初 10年将具备作战能力
2004年08期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周义,徐赞斌,王自焰,孔维成
近期局部战争充分证明 ,空袭作战已经成为美军进行局部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 ,以巡航导弹为代表的精确制武器已经成为未来反空袭作战的主要威胁。根据巡航导弹的制导原理、发射平台和使用特点 ,论述了抗击巡航导弹的主要战法
2004年08期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任宁宁2004年08期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熊峰,张星,颜仲新
简要概述了无人机中继制导技术及其分类 ,分析了无人机中继制导技术的突出优势和对反舰导弹作战能力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 ,具体论述了反舰导弹作战能力对无人机中继制导设备、制导功能、机体性能的需求
2004年08期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王永寿
利用冲压发动机试验设备的 1/5缩比小型风洞和发动机模型测量了矩形截面超燃冲压发动机的三个分力 ,即推力、升力和俯仰力矩。探讨了在Ma =4条件下外部流对三个分力的影响。对Ma =6条件下取得的测量值与根据壁压分布的估算值进行了比较 ,探讨了修正外部流影响的方法。介绍了试验方法与结果
2004年08期 38-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王淑芬2004年08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 莫红军,白娟
综述了国外研制的几种钝感固体火箭推进剂 ,主要包括其研制单位、配方体系、性能水平以及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另外还总结了改善固体推进剂钝感弹药响应特性的技术途径和具体措施
2004年08期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同武勤,凌永顺,蒋金水,管怡
首先简述了毫米波导引头的一些主要特点及其技术性能 ,最后针对其特点和性能着重分析了如何对此导引头实施有效的对抗干扰
2004年08期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朱志华,王丽红,赵岩峰
传感器在当代科学技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靶场测控系统中 ,都需要传感器提供实时数据 ,因此对传感器的精度、可靠性及响应要求越来越高。针对传感器内部和外部电磁干扰现象的产生和影响 ,提出了传感器抗电磁干扰措施 ,提高传感器抗干扰能力 ,达到提高传感器精度和可靠性的目的
2004年08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杜金名,耿锋
金属橡胶材料是以金属丝为原材料 ,经特殊工艺成形制备出的结构件 ,具有橡胶一样的性能 ,故将该技术称之为金属橡胶技术。首先介绍了金属橡胶的优点和制备工艺 ,其次介绍了金属橡胶国内外发展现状 ,同时对金属橡胶材料在导弹武器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2004年08期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曹运红
,龙玉珍
评述表面处理和表面精整时合金化元素及合金加工中对性能起的作用。这些元素作为小偏析 ,增强相和均衡相以固溶体存在。对于表面处理和精整 ,通常在有氧化铝薄膜的情况下进行 ,对合金 /薄膜和薄膜 /电解液界面上和阳极氧化铝薄膜内进行加工的了解 ,导致控制纳米尺寸特性的可能性 ,从而提高了性能。简要地说明了它对处理的表面及组分和组织有改进的薄膜的微观结构影响
2004年08期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2004年08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 2004年08期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