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静波;
<正> 计划协调技术又称PERT(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直译就是“计划估算和审查技术”,故也称之为“计划评审技术”。 PERT的理论基础是图论。它是在线条图,程序方块图等传统计划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优于线条图,程序方块图,是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在计划管理领域的具体应用,是一项科学的现代计划管理技术。实践已经证明,PERT是制订与协调大型计划,管理大型
1985年S3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姜尚通;
<正> 一、问题的提出如果用单个的微处理机系统解决问题,仍然存在可靠性不够,数据的吞吐量很低,中断响应时间很长,不能解实时联立方程,软件器整理操作很慢等问题,那么就要考虑用多微处理机系统来解决问题。多微处理机系统之所以受到普遍的重视,主要是因为它具有功能强,程序设计简单,性能价格比比较低,能解联立的实时问题,通过冗余方式可得到较高的可靠性,共享资源等方
1985年S3期 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 林时秀;
本文讨论了大g加速度计伺服回路及其线路。该系统的特点:加矩电流较大,量程宽,分辨率高。文中对系统进行了设计和稳定性分析。随着计算机和计算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成为设计师的有力工具,利用计算机和先进的计算机辅助回路分析技术,对回路设计进行了校验,介绍了校验方法,将计算机计算结果与理论分析综合进行了对比,实践证明设计正确合理,回路综合满意。
1985年S3期 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 李桂兰;
<正> 一、问题的提出 1.调谐陀螺工作在闭环状态时,传感器的信号经放大回路产生电流流入力矩器线圈,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产生电磁力矩,根据作用与反作用原理,电磁力矩将作用到陀螺转子上,使陀螺实现预期的进动。
1985年S3期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 范盛义;
<正> 一、概述弹簧管是电液伺服阀中的关键零件,其加工质量直接影响电液伺服阀的技术指标和使用性能,因此,弹簧管的制造是电液伺服阀研制的关键环节之一。弹簧管是薄壁弹性零件,壁厚仅在0.055mm左右,不仅具有很高的几何精度和光洁度要求,还必须具有优良的弹性和足够的刚度。上述性能集中的反映在弹簧管的内孔、外径及R转接部位的加工质量。
1985年S3期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 王甲重;
<正> 1.概述在分析干式调谐陀螺的运动特性、设计各元件和零位控制回路时,很少直接采用克雷所推导的严密的运动方程式(以下简称一般式)。通常,采用在构成参数中略去对运动特性影响最小的项而得到的近似方程式(以下简称近似式)。对于“TDG”以及把陀螺的力学原理应用于检测角速度的传感器时,都采用提高转子的角动量这一设计方法,来降低干扰力矩的影响。
1985年S3期 3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3K] - 孔凤兰;
<正> 1.序言本文论述了第四代陀螺技术论证装置的接口控制(FGG TDD)。所有的FGG TDD基本上是相同的,但TDD №3对于高旋转试验稍有改进。TDD №3提高了它的力矩能力是由于:每个线圈的圈数由6增加到36圈,工作温度由120°F代替了135°F,动量矩由125000代替了250000达因-厘米-秒。TDD №3还有监控和安全用的热敏电阻以及温度控制用的线绕敏感元件,而其他的TDD仅有线绕敏感元件。
1985年S3期 4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6K] - 孙道秋;
在专门研究58“导航”系统的过程中,我们为布郎什维克技术大学的Do28试验机研制了混合式气压——无线电惯性高度系统(简称BRIS)。本文根据Box-Jenkins的时间序列分析法对测值垂直加速度和气压高度的两个ARIMA误差数学模型进行鉴别与估算。依照随机干扰和标准的进场条件进行BRIS系统的优化,文章最后描述了相应的敏感度分析及脱机模拟情况。
1985年S3期 5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9K] - 于滨;
<正> 1.前言作为可弥补通常采用的切削加工、磨削加工等机械加工法之弱点的新的加工方法——电加工法有了飞跃的进展。现在,它已从特殊加工法的范畴之中脱颖而出,作为独立的加工法对产业界作出了很大贡献,并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在其当初作为特殊加工法出现时,由于只是用它加工其它方法不能加工或加工非常困难的工件,因此在加工缺陷方面,与常规加工法相比,即使有缺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允
1985年S3期 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正> 为了促进科研生产工作的开展、扩大科研成果的交流和推广、活跃学术活动,航天部三院科技委员会自动控制与惯性器件专业组暨三十三所学术技术交流会今年七月在我所召开。院科技委员会自动控制与惯性器件专业组的成员以及有关领导和科技人员参加了这次学术技术交流会。院科技委员、自动控制与惯性器件专业组组长、三十三所所长潘荣霖同志,副所长宋有
1985年S3期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
<正> 作者:陈铮甫本文提出继电器特性线性化的一种新方法:“脉动线性化”,阐明这种方法的基本概念及其优越性;介绍脉动线性化的一种简易实现方法“脉动放大器”;论证了关于脉动线性放大器的理论基础,包括极限环存在的唯一性,稳定性等;讨论了这种放大器的有关应用问题。
1985年S3期 8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