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鹅”反舰导弹系统

    方明;

    <正> “企鹅”导弹是西方发展的第一种反舰导弹。从挪威皇家海军需要一种小型舰艇在近海作战用的反舰武器系统出发,于是一个完整的武器族便诞生了。该导弹系统适于舰艇、飞机、直升飞机和机动的海岸防卫系统。“企鹅”导弹是一种成本低、重量轻的被动式红外自导引反舰导

    1983年11期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K]
  • “企鹅”反舰导弹系统

    方明;

    <正> “企鹅”导弹是西方发展的第一种反舰导弹。从挪威皇家海军需要一种小型舰艇在近海作战用的反舰武器系统出发,于是一个完整的武器族便诞生了。该导弹系统适于舰艇、飞机、直升飞机和机动的海岸防卫系统。“企鹅”导弹是一种成本低、重量轻的被动式红外自导引反舰导

    1983年11期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K]
  • STARS,联合研制的武器系统

    郭京周;

    <正> 尽管各方反复呼吁北约加强常规军备投资,但是收获甚微,大多数北约国家的常规军备投资还不到3%,甚至在面临数量上占极大优势的华约集团,明显需要大力加强军费开支时,情况仍然如此。由于以人对人、以导弹对导弹的方式对抗华约,费用太昂贵,所以美军提出一个替代方法,即制定了2000年空/地作战原则,以此来对抗华约庞大军队,避免因战争升级冒着使用战术核武器的风险。

    1983年11期 1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3K]
  • STARS,联合研制的武器系统

    郭京周;

    <正> 尽管各方反复呼吁北约加强常规军备投资,但是收获甚微,大多数北约国家的常规军备投资还不到3%,甚至在面临数量上占极大优势的华约集团,明显需要大力加强军费开支时,情况仍然如此。由于以人对人、以导弹对导弹的方式对抗华约,费用太昂贵,所以美军提出一个替代方法,即制定了2000年空/地作战原则,以此来对抗华约庞大军队,避免因战争升级冒着使用战术核武器的风险。

    1983年11期 1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3K]
  • 法国瑪特拉公司的BGL激光制导炸弹

    周从文;

    <正> 自1978年开始,玛特拉公司就一直在试验台上对BGL激光制导炸弹进行研究。这些炸弹包括有250公斤、400公斤和1,000公斤三种型号。某国已订购常用的400公斤级的炸弹用来装备其法制的“幻影”飞机,而1,000公斤级的炸弹只是用来装备法国空军的“美洲豹虎”和“幻影”2000型飞机(该飞机装载有汤姆逊-CSF公司的ATLIS激光指

    1983年11期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 法国瑪特拉公司的BGL激光制导炸弹

    周从文;

    <正> 自1978年开始,玛特拉公司就一直在试验台上对BGL激光制导炸弹进行研究。这些炸弹包括有250公斤、400公斤和1,000公斤三种型号。某国已订购常用的400公斤级的炸弹用来装备其法制的“幻影”飞机,而1,000公斤级的炸弹只是用来装备法国空军的“美洲豹虎”和“幻影”2000型飞机(该飞机装载有汤姆逊-CSF公司的ATLIS激光指

    1983年11期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 高速反雷达导弹和空中发射反雷达导弹

    孙建平;

    <正> 无论飞机在高空或低空作战,反雷达导弹都是飞机不可缺少的一种装备。反雷达导弹主要用来对付地面防空系统,在对方还没有来得及发射地空导弹或在防空火炮开火之前,就摧毁它们的雷达。英国和美国长期以来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并且各自有自己的型号,各自代表了他们解决问题的独特方式。

    1983年11期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 高速反雷达导弹和空中发射反雷达导弹

    孙建平;

    <正> 无论飞机在高空或低空作战,反雷达导弹都是飞机不可缺少的一种装备。反雷达导弹主要用来对付地面防空系统,在对方还没有来得及发射地空导弹或在防空火炮开火之前,就摧毁它们的雷达。英国和美国长期以来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并且各自有自己的型号,各自代表了他们解决问题的独特方式。

    1983年11期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 发动机与弹体的一体化设计

    刘桐琳;

    <正> 对于以空气喷气发动机为动力装置的战术导弹来说,发动机/弹体一体化设计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多年以来也一直是使导弹总体与发动机设计人员最为头痛的问题。尤其是在今天威胁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不但要求导弹增加射程和飞行速度,而且对导弹的机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垂直发射和全方位发射的战术导弹,在发射后就必

    1983年11期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发动机与弹体的一体化设计

    刘桐琳;

    <正> 对于以空气喷气发动机为动力装置的战术导弹来说,发动机/弹体一体化设计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多年以来也一直是使导弹总体与发动机设计人员最为头痛的问题。尤其是在今天威胁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不但要求导弹增加射程和飞行速度,而且对导弹的机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垂直发射和全方位发射的战术导弹,在发射后就必

    1983年11期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苏联依靠无线电电子战打赢战争

    郭京周;

    <正> 苏联已在海上、陆地、空中和卫星上大量部署高精度的电子装置,它们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来研究通讯、雷达、数据网络和遥控技术。他们努力的结果,使上述技术在和平时期可用于情报侦察,而在战时,则可利用这些技术进行目标定位和破坏。苏联早就认识到电子战的重要意义,以及C~3干扰(即指挥、控

    1983年11期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 苏联依靠无线电电子战打赢战争

    郭京周;

    <正> 苏联已在海上、陆地、空中和卫星上大量部署高精度的电子装置,它们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来研究通讯、雷达、数据网络和遥控技术。他们努力的结果,使上述技术在和平时期可用于情报侦察,而在战时,则可利用这些技术进行目标定位和破坏。苏联早就认识到电子战的重要意义,以及C~3干扰(即指挥、控

    1983年11期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 光学目标导引头

    倪永华;

    <正>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光学目标导引头,这种导引头装有一面可绕方位与俯仰轴转动的偏转镜,它将目标所产生的辐射导向接收机,接收机与用来确定目标方向和位置的图象处理装置相接。对各种结构的导引头来说,人们都力图尽可能缩小导引头的搜索角。采取上述措施可以阻挡目标周围设置的干扰机,这种干扰机使辐射掺杂,这样,导引头不能正确计算出被瞄准目标的方向、位置及速

    1983年11期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光学目标导引头

    倪永华;

    <正>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光学目标导引头,这种导引头装有一面可绕方位与俯仰轴转动的偏转镜,它将目标所产生的辐射导向接收机,接收机与用来确定目标方向和位置的图象处理装置相接。对各种结构的导引头来说,人们都力图尽可能缩小导引头的搜索角。采取上述措施可以阻挡目标周围设置的干扰机,这种干扰机使辐射掺杂,这样,导引头不能正确计算出被瞄准目标的方向、位置及速

    1983年11期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先进导弹的高温结构试验

    张玲翔;

    <正> 对一个全尺寸的先进战略空中发射导弹的后弹体进行了室温和高温下的结构试验。室温下施加的载荷代表载飞和投射时的载荷。试验数据同理论颇为一致。在1200°F的高温下施加的载荷代表以冲压发动机为动力飞行时的载荷。快的加热速度和高温造成某些仪表没料想到的异常反应。本文将叙述这些情况,并说明高温试验方法。虽然获得

    1983年11期 4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7K]
  • 先进导弹的高温结构试验

    张玲翔;

    <正> 对一个全尺寸的先进战略空中发射导弹的后弹体进行了室温和高温下的结构试验。室温下施加的载荷代表载飞和投射时的载荷。试验数据同理论颇为一致。在1200°F的高温下施加的载荷代表以冲压发动机为动力飞行时的载荷。快的加热速度和高温造成某些仪表没料想到的异常反应。本文将叙述这些情况,并说明高温试验方法。虽然获得

    1983年11期 4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7K]
  • 美国军用频段和频道标符

    李振初;

    <正>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英曾用字母表示各种雷达的工作频段。在没有必要说明准确的工作频率或为了保密起见,采用这种表示法是很方便的。不过,这种至今还在使用的表示法所用字母是混乱的,字母顺序与频率高低之间毫无关系。随着指挥-控制-通信、雷达和电子对抗等军用电子技术的发展,

    1983年11期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美国军用频段和频道标符

    李振初;

    <正>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英曾用字母表示各种雷达的工作频段。在没有必要说明准确的工作频率或为了保密起见,采用这种表示法是很方便的。不过,这种至今还在使用的表示法所用字母是混乱的,字母顺序与频率高低之间毫无关系。随着指挥-控制-通信、雷达和电子对抗等军用电子技术的发展,

    1983年11期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法国战术导弹的研制情况

    郭京周;

    <正> 法国将用一些全新的设备对现有的中、近程导弹武器系统进行全面的设备改进。这些设备预计要在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中期才能出现。十分明显,这将使法国跃踞世界主要导弹武器制造商和出口商的地位,而且各种用途的导弹武器它都研制。

    1983年11期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 法国战术导弹的研制情况

    郭京周;

    <正> 法国将用一些全新的设备对现有的中、近程导弹武器系统进行全面的设备改进。这些设备预计要在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中期才能出现。十分明显,这将使法国跃踞世界主要导弹武器制造商和出口商的地位,而且各种用途的导弹武器它都研制。

    1983年11期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 欧洲导弹公司研制改型“超罗兰特”

    <正> 欧洲导弹公司目前正在研制“超罗兰特”地空导弹,即法国宇航公司和西德MBB公司为8国(包括法国和西德)生产的全天候地空武器系统“罗兰特”的改型。欧洲导弹公司将在1983年7月举行的布尔日展览会上展出“超罗兰特”,预计该型号将在1985年服役。用于阵地和机动部队防御的“超罗兰特”武器系统较之基本型号,有很多改进,尤其是导弹的速度(700米/秒)和射程(改型后约

    1983年11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 欧洲导弹公司研制改型“超罗兰特”

    <正> 欧洲导弹公司目前正在研制“超罗兰特”地空导弹,即法国宇航公司和西德MBB公司为8国(包括法国和西德)生产的全天候地空武器系统“罗兰特”的改型。欧洲导弹公司将在1983年7月举行的布尔日展览会上展出“超罗兰特”,预计该型号将在1985年服役。用于阵地和机动部队防御的“超罗兰特”武器系统较之基本型号,有很多改进,尤其是导弹的速度(700米/秒)和射程(改型后约

    1983年11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 反舰导弹“飞鱼”SM39

    <正> 法国宇航公司研制的“飞鱼”导弹系列的潜艇发射型SM39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该型号包括两部分,即水下运载器VSM以及装有折叠翼和舵面的SM_39导弹本身。水下运载器的发射方法与鱼雷的发射方法相同,首先被推出鱼雷发射管(在发射装置接收到各种数据,即所有必要的关于发射舰与目标的各自诸元后)。水下运载器的助推

    1983年11期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 反舰导弹“飞鱼”SM39

    <正> 法国宇航公司研制的“飞鱼”导弹系列的潜艇发射型SM39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该型号包括两部分,即水下运载器VSM以及装有折叠翼和舵面的SM_39导弹本身。水下运载器的发射方法与鱼雷的发射方法相同,首先被推出鱼雷发射管(在发射装置接收到各种数据,即所有必要的关于发射舰与目标的各自诸元后)。水下运载器的助推

    1983年11期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 反导弹导弹“海响尾蛇”将于1984年服役

    <正> 从1978年起,汤姆逊—CSF公司电子系统分部开始研制反导弹导弹”海响尾蛇“(8~S)。这就是说早在马岛战争之前,已证实象这样的武器系统可以保护舰船、攻击飞机,特别是拦截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但只是到了1982年10月,汤姆逊—CSF公司才做出了一个承包改型“海响尾蛇”(8~B)研制和销售的计划。该型号将一直服役到1993年。

    1983年11期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4K]
  • 反导弹导弹“海响尾蛇”将于1984年服役

    <正> 从1978年起,汤姆逊—CSF公司电子系统分部开始研制反导弹导弹”海响尾蛇“(8~S)。这就是说早在马岛战争之前,已证实象这样的武器系统可以保护舰船、攻击飞机,特别是拦截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但只是到了1982年10月,汤姆逊—CSF公司才做出了一个承包改型“海响尾蛇”(8~B)研制和销售的计划。该型号将一直服役到1993年。

    1983年11期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4K]
  • 激光制导AS30导弹

    魏国福;

    <正> 1984年,法国空军将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单座战斗机上装备激光制导武器系统的部队,即使用法国宇航公司生产的激光制导AS_30空面导弹和汤姆逊—CSF公司的激光指示—照射吊舱Atlis2。激光制导AS_30武器系统的定型阶段,通过6枚导弹的成功发射,已在1980年结束。技术调整,已在1982年10月完成。验证性试验,预计要从装有Atlis2吊舱的“美洲豹虎”单座战斗机上发射7枚导弹,

    1983年11期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 激光制导AS30导弹

    魏国福;

    <正> 1984年,法国空军将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单座战斗机上装备激光制导武器系统的部队,即使用法国宇航公司生产的激光制导AS_30空面导弹和汤姆逊—CSF公司的激光指示—照射吊舱Atlis2。激光制导AS_30武器系统的定型阶段,通过6枚导弹的成功发射,已在1980年结束。技术调整,已在1982年10月完成。验证性试验,预计要从装有Atlis2吊舱的“美洲豹虎”单座战斗机上发射7枚导弹,

    1983年11期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