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斧”制导系统的飞行试验

    <正> 1976年2月初,美国海军在新墨西哥州白沙导弹靶场用改装的特里丹·瑞安公司的BQM-34A无人驾驶飞机成功地作了一次用飞航式导弹地形匹配制导系统的飞行试验。海军要了4架“火蜂”来作飞航式导弹制导系统的飞行试验,改装了3架,第4架作备用。将在不同的风速下作一系列的试验,据说风速的影响,对低空飞行的制导是极为重要的问题。试验期间这是主要

    1976年11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 战术“战斧”飞行器的空中发射

    <正> 在美国加州海岸外的太平洋导弹靶场上,第一次进行战术型“战斧”飞航式导弹样弹的空中发射。图1是通用动力公司的海上发射的飞航式导弹“战斧”装在格鲁门公司的A-6A飞机上。“战斧”导弹主要设计目标是装核弹头作战略导弹。压下飞机上一悬臂开关,打开锁定机构,导弹就与一惰性的82500磅的配重炸弹一同被投放下来(图2)。炸弹不影响导弹的飞行试验,导弹按程序进行,特里丹公司的CAEJ

    1976年11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7K]
  • 美国防部提出要生产“秃鹰”

    <正> “秃鹰”导弹是洛克希得国际公司为海军研制的空舰、空地兼用的导弹。导弹最大的射程为55海里(100公里),为导弹研制的飞机(格鲁门公司的A-6E)上的数据控制线路,在导弹攻击目标时,可在100海里(185公里)以外工作。又据海军官员说,“秃鹰”是极其精确的远射导弹。在离目标60海里(111公里)发射时,命中点偏离瞄准点仅为4呎(1.22米),这是在4,0000呎(1,2200米)高度上达到的最远射程。在2000呎(610米)高

    1976年11期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0K]
  • 萨-8:苏联最新的机动“萨姆”系统

    <正> 197年11月,莫斯科红场的检阅证实了一些西方专家好些年来的推测,也就是苏联地面部队目前已经装备一种全地形全天候的近程导弹系统,用来对付低空袭击的飞机。苏联海军从1970年起,把这样一种系统(北约国编为SA-N-4)装备在“纳奴契卡”小型护卫舰上,从1971年起把此种系统装备在“克里瓦克”级驱逐舰和其它舰只上。苏联陆军用这种被北约国命名为“萨-8”的新的系统,填补现有的由ZSU-23/4机动雷达控制的四联装火炮和红外制导的萨-7,以及萨-9

    1976年11期 1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7K]
  • 电视制导在战术武器上的应用

    <正>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电视制导有了一定的发展。在战术武器上应用最早的例子是布洛克导弹的电视系统——“布洛克-3”。该系统曾经生产过4000套。目前,国外已经采用电视制导的战术武器型号有“秃鹰”、“白星眼”、“幼畜”、“海猫”、“马特尔”、“海上凶手-Ⅱ”、SLAM等。早期的电视制导系统,必须由操作员时时操作,使目标显示在萤光屏的中心,从而发出指令信号,使导弹在指定的飞行路线飞行。近

    1976年11期 20-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2K]
  • 电讯股份有限公司在普瓦蒂埃建立的新的红外光电工厂

    <正> 电讯股份有限公司是专门生产导弹用光电仪器成套设备的新工厂,正在生产头几批产品:玛特拉公司空空弹“魔术”用的红外自动导引头,欧洲导弹公司反坦克弹“米兰”用的红外跟踪指示器。从去年十一月以来,产量在逐步增加,如“魔术”用的自导头月产量是120套,在一年至一年半之后将增加到月产150套;“米兰”用的跟踪指示器的产量,目前因原材料缺乏,月产量限制在85套,到1977年将增加到120~135套。

    1976年11期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9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