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振平;路瑞敏;闫月晖;秦绪国;梁海朝;
战斧导弹是支撑美国航母霸权的进攻利器,历经多次海外战争,发展出多种成熟型号。随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提出,日本作为岛链封锁中国的重要一环,正借机突破专守防卫的限制,并力图获得战斧导弹这种进攻性武装力量。对战斧导弹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分析和预判了日本获得战斧导弹后对我国重要城市和海军基地的威胁。针对战斧导弹低、慢、小的特点,分别从打击发射平台、拦截/干扰战斧、目标隐身和欺骗、增强预警能力四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通过多种反制措施,抵消日本通过战斧导弹获得的新进攻能力。
2017年04期 No.388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 李宁;陈刚;卢盈齐;
立足战区联合防空反导作战的现实需求,以美、俄两个军事强国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兵力构成及特点、核心装备能力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以分析结果为依据,对战区联合防空反导建设从体系构成、任务区分、指挥关系、协同关系、兵力运用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2017年04期 No.388 29-3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罗木生;姜青山;王宗杰;
针对新型威胁下舰载机群作战体系构建问题,在定义机群打击链概念、分析其构建要素的基础上,根据机群打击链作战过程中"察"、"控"、"射"和"导"等四个关键环节,从兵力构成及其任务、模式的优点与不足、对装备的要求等方面,深入研究了"察射导一体"、"察控一体、射导一体"、"察控导一体"、"控导一体、察射分离"、"察导一体、控射分离"和"察控一体、射导分离"等机群打击链构建的六种典型模式,从顶层设计上为机群作战体系的构建及相关装备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2017年04期 No.388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 赵煜;蔡群;
随着空间战场地位的不断提升,空间对抗也愈加激烈。空间电子进攻作为空间对抗的重要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快速的发展。在明确空间电子进攻手段和目标的基础上,介绍了空间电子进攻手段和发挥效能的途径,分析了空间电子进攻手段具有的优势,最后阐述了空间电子进攻力量的发展趋势。
2017年04期 No.388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张滨;郝磊;
导弹部队的无依托作战提高了部队快速反应、跨区机动、生存防护等能力。结合现代战争需求,分析了无依托作战的背景和重要意义。结合现阶段技术条件和作战特点,通过无依托作战对导弹武器本身以及相关作战保障两方面需求,分析了导弹部队无依托作战的能力需求。
2017年04期 No.388 43-4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叶欣;孙新申;舒孟炯;
简要分析了目前弹道导弹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的发展趋势,阐述了侦察卫星、无人侦察机的现状及对远程战区控制能力的优劣性。针对远程、快速、安全的战区态势感知需求,提出了弹道导弹与微型无人机相互结合,在一定时域内实现大气层内卫星的功能,为远程战区控制提供一种有效手段。
2017年04期 No.388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 李振;时静;李波;李君君;
空中加油技术的应用使得现代军机的航程、作战半径、作战时间等均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传统的加油方式要求飞行员具备过硬的操作水平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受油操作难度极大。针对软式加油方式,介绍了一种基于图像技术的空中加油辅助指引系统,对其功能及工作流程进行了简要说明,并分析了该系统的技术优势,最后对空中加油辅助指引系统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2017年04期 No.388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 肖振;王国梁;
随着飞行器系统的复杂程度不断增加,现有的试验验证手段无法满足其应用需求。随着建模仿真技术不断向"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协同化、普适化"发展,为复杂飞行器系统数字化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首先明确了虚拟试验、虚拟样机等概念的差别,结合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应用需求,对虚拟试验流程进行梳理,提出了基于虚拟样机的地面/飞行虚拟试验验证体系,同时对虚拟试验平台的功能需求展开分析,为后续虚拟飞行试验验证手段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017年04期 No.388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 袁先旭;吴波佼;陈琦;谢昱飞;
火星探测是当前世界航天发展的热点之一。介绍了火星探测计划的三个历史阶段以及火星探测器的构型演变,分析了火星探测器在进入阶段的火星大气以及遇到的相应气动问题,讨论了国内外针对火星环境气动特性预测的研究方法,并围绕我国的火星探测器稳定性研究提出了建议。
2017年04期 No.388 7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 曾勇虎;高磊;汪连栋;李金梁;
典型电磁计算方法包括三类:高频渐近方法、微分方程法和积分方程法,其代表性方法是物理光学法、有限元法和矩量法。借助IEEE电磁兼容协会在2011年发布的1597.2标准中所提出的特征选择验证方法,对应用上述三种方法获得的两种频率上缩小尺寸的布拉莫斯导弹模型雷达散射截面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差异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物理光学法和矩量法之间的结果相似性稍差,尤其是在较低频率上;而有限元法和矩量法之间的结果具有非常好的相似性,且这种相似性几乎不随频率变化而改变。
2017年04期 No.388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 张旭明;侯伟钦;董恒;
作为制导武器半实物仿真的关键试验设备,五轴仿真转台的研制具有非常重要作用。概述了五轴仿真转台电气及结构总体构成,给出了电气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设计,详细介绍了转台的基于Windows+RTX实时内核的控制系统设计,介绍了控制系统原理和控制策略。
2017年04期 No.388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